01
有个女生跟母亲大吵了一架,气得夺门而出!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闲逛,肚子饿的咕噜叫,但偏偏没带钱出来,又拉不下脸回家吃饭。她来到一家面摊旁只能不住的咽口水。
面摊老板却亲切的问:”小女孩,你需不需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可是,我没带钱。”老板听了大笑:“哈哈,没关系,今天即使我请客吧!
面来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说:“老板,你人真好!”老板说:”哦?如何说?”女生回答:“大家素不相识,你却对我那样好,不像我妈,根本不知道我,真气人!"
老板又笑了:“小女孩,我不过才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那样你母亲助你煮了二十几年的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
听老板这么一讲,女生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顾不能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飞奔回家。才到家门前的巷口,女生远远地看到母亲,正焦急地在门口四处张望!女生想说些什么但她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母亲已迎上前来:“你一整天跑去什么地方了啊?急死我了!快进家把手洗一洗,吃晚饭了。”
感恩在百度百科中的讲解是:对其他人所给的帮忙表示感激,是对别人帮助的回报。
大家常常把这个“其他人”的范围概念定窄了,由于大家常常把爸爸妈妈的付出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付出。感恩是大家必须要培养孩子的一个品质,由于孩子了解感恩才了解理解;由于孩子了解感恩才了解付出;由于孩子了解感恩才了解爱!
02
01
过去一位富有些老华侨,归国后想资助一些贫困区域的学生,于是,在有关部门的帮忙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要的孩子的联系方法与地址,每个人寄去一本书一些笔,并随书标注了我们的电话号码、联系地址与邮箱等信息。
老华侨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为何送一本书还要留下联系方法?在不解与质疑声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直到一天,终于有一位收到书的孩子给老人寄来祝贺节日的卡片,这也是唯一与老人联系的孩子。老人开心极了,当天就给这个孩子汇出了第一笔可观的助学资金,同时毅然舍弃了对那些没反馈消息的学生的资助。
这个时候家人才了解,老人是在用他特有些方法解释“不会感恩的人不值得资助”的道理。
感恩之心,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了解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其他人付出给自己带给的快乐。当孩子们感到别人的善行时,就想到以后自己也应该如此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他们从小了解爱其他人、帮助其他人。
一个了解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其他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所有,感觉拥有眼前的所有既快乐又幸福。不懂感恩,恩将仇报。所以了解感恩的孩子有着一生的福报,由于他一个人本身就是福报的制造者,他了解其他人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在他有限的能力中给予的爱的反馈,感恩是对这种爱的回报,是对于爱的最好的福报!
03
我爸爸妈妈有着很传统的思想,他们感觉自己为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不求回报的。电话里会叮嘱我吃饱穿暖;新年回家会给我满满的一车家常菜;有困难的时候也是他们第一个站出来问我需无需帮助。
有一次他们来我工作的地方小住几天,吃饭的时间,我当时坐在餐桌旁拿着手机正在处置工作上的事,妈妈给我盛了一碗饭,我无意识的说了句:“谢谢!”妈妈愣了一下,有的哽咽的说:“一家人怎么说两家话,快吃饭!”
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成长历程好像把最简单的感恩方法深深的掩埋了起来。是啊,作为爸爸妈妈的孩子,爸爸妈妈哪儿只不过要那一句谢谢,他们要的是孩子将我们的爱,我们的感恩之情回报给他们,他们就可以满足并且感觉到幸福的味道。
从此后我就非常注意向爸爸妈妈表达我的感谢,不久我发现当我帮孩子洗澡的时候;当我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当我给孩子盛饭的时候,孩子也掌握了和我说“谢谢!”
这两个字让我了解了榜样有哪些用途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强大!也了解了感恩对孩子塑造是多么有力量!